徐根宝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的孤本。
从球员到教练再到扎根青训,他几乎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投到足球,他鞠躬尽瘁却毁誉参半。
2023年农历大年初二,上海崇明岛的根宝足球基地相较于以往的冷清这天格外热闹,隆冬的寒意没有驱散人们的热情,在基地的咖啡厅里,一屋子人围着一位戴着茶色眼镜的老者。
那天是徐根宝80岁的生日,迈入耄耋之年,徐根宝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作为一名中国足球的布道者,可能没有人做得比他更好,他曾是国足队长,冠军教练后来一头钻进青训,当年他喊出了“十年磨一剑”归隐崇明岛,2023年也是他“磨剑”的第23个年头。
在20年前他就几乎点满了中国足球所有的成就,可到了80岁他却说:“我们中国足球没冲进世界杯,我不算成功,最多是一个努力的教练。”
从电机厂“厂脚”到国足队长
徐根宝的足球生涯是从弄堂里开始的,但从小身材瘦小的他在弄堂里只有“替补看包”的份儿,“我抢不过那些大孩子,他们抢我就在一边等,皮球总是要滚出来的,我一带就走了,这点我就是比人家聪明。”
他曾经想报考静安区少体校的足球专业,结果在选拔赛就被淘汰,靠着不错的爆发力和弹跳去了体校的排球队,四个月后一次“补考”机会他抓住了成了体校后卫,教练评价他:“体能好、拼劲足,就是技术差……”
上海的专业足球队选拔徐根宝参加了三次结果都没选上,他可能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唯有努力才能厚积薄发,就像他后来做青训一样,十年饮冰,无问西东。
球踢不好就找个厂上班,徐根宝还真去了。他到上海新丰电机厂打螺丝,兼职为厂足球队踢球,后来南京部队下属机构组织足球队曾经的教练让他可以去部队锻炼下,17岁的徐根宝就这样离开了上海。
这次离开改变了徐根宝的命运。1962年18岁的徐根宝代表南京国队一队在全国甲级联赛里发挥出色,从1966年开始担任国足队长,直到1975年退役,十年国脚生涯他带领着国足在泥淖中前进。
至于徐根宝的踢球风格,一次采访他说:“我年轻的时候踢球很像小范”,一旁的范志毅连忙纠正:“是我踢球像您。”
执教国家队和俱乐部最终看到差距
1989年徐根宝履新国家二队主教练,提出了著名的“抢逼围”打法,2年后国家二队成为国奥队首要目标是92年奥运会。
出征奥预选赛前,徐根宝喊出了:“横下一条线,一定要出线”的口号。
那年奥运预选赛的最后一战面对韩国,此前的国奥队3胜1负,最后一场“打平即可出线”,这个魔咒又来了。
韩国人用9分钟的3个进球彻底击垮了徐根宝和他的国奥队开云app官网入口,1:3他们输了。
当时距离春节没几天,国奥队在新加坡转机回国,结果一群人在机场踟蹰不前,以至于机场催促了他们好几次才上了飞机,过年为全国人民添堵,此时的他们回家丢不起这个人。
30年后,又是春节期间,又是一个1:3,中国男足输给越南了。
1994年,中国职业足球甲A联赛开启,他成为上海申花的主教练,他为上海足球带出了第一批弟子,他还是那个雷厉风行,脾气火爆的徐根宝,球队输球,他可以当着媒体的面给失误的球员两记耳光,有人问他原因,他直接说:“我就是当众揍他,你们拦什么?不打他们脑子里记得住吗?”
他帮助申花拿下了95年的甲A联赛冠军,靠着“抢逼围”把申花打造成为和大连分庭抗礼的联赛强队,但成绩的另一面是他独断专行,顽固不化的性格。
成绩之外,上海球迷更怀念方纫秋、王后军执教时期的那支传控技术流的上海队。
1997年徐根宝带领广州松日升上甲A,他喊出了那句著名的信:“谢天谢地谢人。”草莽时期中国足球的野蛮生长其实都在这句话里。
1998年他又帮助大连万达甲A夺冠,五年甲A两次冠军1次亚军1次季军,徐根宝俨然新时代的中国第一名帅,但名气之外他看到了中国足球更大的危机。
1999赛季,大连成绩不佳,徐根宝中途下课,联赛依然“假球”、“黑哨”横行,以健力宝为班底的国奥队刚刚倒在了九强赛,而世界的另一端,靠着92班曼联逆转拜仁捧起欧冠……
隔年,黎巴嫩亚洲杯,中国队闯入四强,半决赛被日本3:2逆转,结果一球小负场面却全场被动,徐根宝感慨中日差距已经慢慢扩大。
他决定:培养属于中国的球星,学曼联,建青训。
耗资3300万建立根宝足球基地
他要用10年的时间打造属于自己的“崇明02班”,他挑选了一批年纪在10岁左右的孩子,在崇明岛从头开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首批97名孩子里有曹赟定、王燊超、吕文君、柏佳骏、姜至鹏、张琳芃等人,2002年一位11岁的少年拿着徐根宝弟子李红兵的一封亲笔信来投,那个孩子的名字叫武磊。
也是那一年徐根宝辞掉了申花主帅一职,他倾尽家财,贷款千万,一头扎进了崇明岛的草丛里。
当年的训练基地,用范志毅的话形容就是“那里荒得夜里用机关枪扫射也不会伤到人。”
要从零开始打造一个足球基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掏出家底800余万元全部投了进去,结果没想到基地的打造实际的花销超过3300万,他带着一个为中国足球打造明星的朴素愿望而来,但基地的实际运营成本不是他一个60岁的老头子能够控制的。
2003年一位地产朋友让他拿500万投资上海一个楼盘,徐根宝断然拒绝,他觉得足球才是自己应该走的路。“基地旁边还有300亩地,300万就可以拿,现在起码值两个亿,但当时没钱呀。所以说,我的人生就不能搞房产,我的人生就是用来搞足球的。”
基地的所有小球员,每月只需要缴纳600元生活费,每年徐根宝要为他们每人平均补贴近2万,基地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就靠着徐根宝的老本在称,为了创收,那个骄傲的徐根宝还是向着现实低头。
为了生存,放下身段。
在基地里,徐根宝陪吃饭、陪喝酒、陪拍照,卖签名足球、卖“根宝馄饨”……
他将基地一分为二,一半留给球员住宿,另一半改造成了宾馆,基地成了景区供游客参观,有人说这样的足球不纯粹,他们从来没想过如果纯粹了那就没足球了。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05年,上海东亚投资入股,一年300万的赞助,2006赛季起这平均年龄17岁的孩子征战中乙,徐根宝还记得第一场正式比赛的场景,他的形容是“双方根本对不上牙”,一场失利在所难免。
2006年9月2日,在中乙联赛第13轮比赛中,上海东亚3比5不敌丽江东巴,一名年仅14岁零10个月的前锋替补登场,创造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史上最年轻出场球员纪录,那个小孩就是武磊。
2009年以这批孩子为班底的上海队获得了全运会冠军,他们甚至差点冲上了中超,2010年是根宝基地的第一个十年,当年他说着“十年磨一剑”如今期限已到,确实他培养了不少人才,成为上海东亚的中流砥柱,但他所谓的“球星”呢?
彼时的中国足球越发艰难,一个叫“金元足球”的畸形种子却在联赛里生根发芽,“没钱踢什么球啊?”
2014年上海上港以近2亿元全资收购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这些球员跟了我15年,一直没怎么赚到钱。他们年纪大了开云体育app网页版入口,要结婚了,要有后代了,找个好东家可以让他们多赚点钱。所以符合现在联赛发展的实际,东亚必须要转让。”
2018年10月7日,上海上港战胜对手提前夺冠,打破恒大长达7年对于中超冠军的垄断。在球场的VIP区域徐根宝和时任上港董事长陈戌源一同见证了历史,现场有球迷为徐根宝打出横幅“故事继续,只因有你。”
赛后,他没去庆祝仪式,而是一个人回家,凌晨两点,他收到武磊的短信,徐根宝回复:“感谢你们为上海争光,为我们基地争光,为我争光开云体育苹果怎么下载。”然后一头扎向了崇明岛。
他不像是一个深藏功与名的智叟,倒像个和自己死磕的愚公。
磨剑20年唯一愿望是国足能出线
2020年,徐根宝磨了第2个十年的剑,从根宝基地走出的国脚达到12人,在中超注册的球员超过50人。从80后的张琳芃、曹赟定到90后的颜骏凌、武磊再到00后朱辰杰、蒋圣龙,三代国脚均出自70亩的根宝基地。
这年他76岁。
这年之后,又是第三个十年,徐根宝要磨多久的剑可能没人知道,如果褚时健的“褚橙”有人品出了情怀,那徐根宝的“崇明班”呢?
或许是基地墙上的那几个大字吧——足球明星的摇篮,走向世界的希望。
他一直希望基地能出一位真正的球星带领国足走向世界,可在如今的环境下奢谈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谈何容易,这十年,一个年届八十的老者说的最多的是“我还要努力”。
2017年获得最佳本土教练他说:“这个奖是鼓励奖,不是最佳奖,鼓励我要继续努力开云(kaiyun)体育app官方网站。”
2023年八十大寿他依然说:“最多我是一个努力的教练。你们是努力的球员。”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中国足球的问题努力没用,可作为徐根宝他有更好的办法吗?他只有赌上自己的一切为中国足球拼出一个短暂的黎明,试想如果将根宝基地的国脚去掉可能近十年的中国足球连“遮羞布”都没了。
大年初二那天他的弟子们从全国各地赶往基地为他祝寿,徐根宝坐在中间两边一侧是范志毅,另一侧是武磊,他依然说:“中国足球需要愚公移山精神,需要我们足球人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付出。”
他说自己的生日愿望:“我希望我的弟子也能搞青训,真正培养出一些球星,让中国足球真正具有实力,进入世界杯!”
在基地大门处,立着一座乌龟雕像,面对的方向是上海,徐根宝说:“我就像这只乌龟,未来就驮着孩子们一步一步往前爬。”
他并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就像23年前他并不知道建立根宝基地是怎样的一场豪赌,可既然出发了,如若一去不回,那便一去不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KPL下注平台 OB体育(认证)官方网站入口 bjl怎么下载安装